产品类别
联系我们

惠州市鸿源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地址:惠州市惠阳区淡水星河东四路

电话:0752-3803166

传真:0752-3803266

网址:www.hongyuanpackage.com

邮箱:gordon@hongyuanpackage.com

中国传统制造业,是只烫手山芋?
发布者:鸿源包装  发布日期:2014-08-12 16:33  浏览次数:7216

最低工资比去年上涨20%,原材料价格一年之内翻双倍以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去年中的6.8到如今的6.3……以往错开出现的种种成本上涨问题,如今一下子全摆到了制造企业面前。 

压力下,企业主缩减规模、从沿海转向内陆,甚至“倒闭潮”之说频频登上各大媒体,但创造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发展奇迹的制造业是否真的变成了烫手的山芋?在第八届中博会开幕之际,南方日报记者对公众所关注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生存现状进行了调查。

压力之下,传统制造业受到严峻挑战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由于宏观政策紧缩,银根收紧,集中了大量劳动密集型、附加值较低代工企业的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沿海地区的传统制造业受到严峻挑战。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卫平对此表示,人力成本、环保成本、原材料成本攀升,使得投资制造业的比较利益大为缩减。而汇率变化、人民币升值、出口疲软,外部环境的不景气,又使投资者对未来失去信心。“制造业赚的钱少了,投资者将资金从制造业抽走,转而投向其他行业,是投资者的一种理性行为。”朱卫平说。

敢于承接者越来越少,逃离者却在不断增加。在资本市场尚未成熟,房地产市场调控呼声一浪接一浪,亟需解决数亿人就业的中国,投资者是否真的看淡制造业?

战略新兴产业带动,制造业投资仍高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1—7月,全国工业投资65148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2.7%),同比增长26.4%。其中,制造业投资52883亿元,同比增长31.8%。数据显示,制造业投资仍处于高位增长。

这是为什么?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制造业面对着全球范围的通胀引致的成本快速上涨,但对于中国而言,制造业的好处仍不言而喻,“国家不仅能借制造业解决相当大一部分的就业,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些传统制造业投资者正试图进入,分得原始分配的一杯羹。”

官方的统计数据与林江的观点相一致。来自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59.2亿元,同比增长13.1%,高于全年预期目标1.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上半年广东民营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72.2亿元,同比增长24.4%,比去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7%,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3.9个百分点。

林江说,上半年广东共完成工业投资2316.7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突破500亿元,技术改造投资突破1000亿元;工业投资同比增长了25%。这些数据能反映制造业并不存在大规模退出,相反,许多投资者在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疲软的背景下,资本正在流入传统制造业。

调查实业资金离开制造业不同形态

在记者采访中发现,事实上,一部分实业资金离开制造业,是有不同形态的。它们有的是由于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倒闭破产,直至被迫退出市场;有的是贪于资本市场的丰厚收益缩小了实业投入,这部分企业从短期来看,只是企业规模缩小,但从长远看,无疑是自弃市场;但他们中也有的是出于主动转型升级的结果,将财富积累投入到了产业链高端,这些企业看似离开了实业,但实际上是很多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阶段。

因此,理智看待资金与实业的关系至关重要。不过,专家仍然认为,从中国国情来看,实业是中国企业中期战略中必须坚守的阵地。

缩小规模型

广东东莞,这个被称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城市,随处可见制衣、制鞋、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工厂的招牌。但2011年春,随着去年以来生产成本上涨、欧美日等传统出口市场持续疲软的双重挤压下,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的生产线出现停工或半停工。

在东莞鞋企担任主要负责人多年的广东鞋业反倾销联盟秘书长郭炜文告诉记者,由于成本压力急剧上升,东莞很多原来生意红火的外贸企业,生产规模大为缩小。

郭炜文说,因为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较大,中小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空间下降,投资制造业的收效并不理想。据其观察,珠三角地区很多出口企业接收的外贸订单呈缩减趋势。

但郭炜文也强调,缩小规模式的制造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但企业主并不是因为对制造业失去了信心,“相反,他们认为制造业依然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深知现在如果退出市场,将会在这轮竞争激烈的洗牌中被永远清洗出制造业,他们是在等待宏观环境好转了再进入制造业。”

转移阵地型

在江西省南康市郊一家只有6名工人的纺织小作坊,楼下摆着几台简单的裁缝机器,工人们正在埋头为一张急单加班。老板夫妻俩住在小作坊楼上,他们此前曾南下广东东莞打工,在积累了技术、资金、经验和客户后,回到家乡自己当起了老板,创办了这个“楼上楼下”的服装加工小作坊。

老板娘林芳笑言,现在广东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招工又难,很多大中型企业将出口订单进行“二次承包”,包给他们这些内陆的小作坊代工已经非常普遍。

南康是“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在这里,从纺织作坊到上规模的纺织厂遍地开花。据当地媒体报道,遍布江西的相当大一部分订单正是承接自珠三角的纺织企业。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二次承包”,在珠三角确实已经非常普遍。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董事长蔡高声对记者表示,珠三角生产要素成本已经出现大幅上涨,纺织企业这种微利的传统行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企业要生存不但要提高产品档次、创造品牌,也要加紧布局将低端的可转移的生产部分转移到成本低的地方。

这种转移有的是企业的自主选择,有的则是在外部压力的倒逼之下。如果说汇率、原材料、用工成本上涨是国内制造企业面临的普遍困难,但对于珠三角制造企业来说,他们面临的还有土地、经营管理、环境保护等更多的要求。

蔡高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将生产部分转移至低成本的内陆,但接订单、建品牌、高端产品生产等与企业长远发展息息相关的重任依然在沿海的企业总部,“珠三角的生产成本是提高了,但我们认为,中低端产品或许可以转到内陆去生产,但高端产品还是要留在技术出众的珠三角。”

他以意大利的皮具生产为例:“意大利的许多品牌也在世界不同地方代工,但高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还是留在了意大利本土,而且发展得非常好。我认为珠三角也是这样的,我们以高技术、高品质赢得高端市场,这是制造业的另一个发展途径。”

倒闭破产型

传统生产企业劳动力紧缺、成本大幅攀升如今已经非常普遍,导致企业关门倒闭的也为数不少。

广东熙实玩具实业有限公司位于有“中国玩具之乡”之称的汕头市,其负责人陈其超说,近两年来看着周边的许多玩具企业一家一家地关闭,他感到随着成本压力的迅速上涨,制造业前景渺茫。

陈其超表示,对于那些有固定客户群的企业,在普遍涨价的大气氛下适当涨价,业务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而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却生意惨淡,举步维艰。

陈其超说,这些企业大多很年轻,没有形成自己固定的客户群,竞争压力比较大,一遇到困难就拼价格。但代工的制造企业利润本来就少得可怜,在原材料价格、人力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这些企业仍然不敢提价。

“这导致这些原来有价格优势的企业,在各方面都涨价的时候优势尽失。加上银根收紧,贷款也变得可望而不可求。虽然目前仍有勉强维持者,但路注定会越来越窄,最后就关门大吉,慢慢消失了。”陈其超说。

但陈其超也表示,目前对于一些规模较大、有一定核心技术、掌握议价权的企业也许是个好机会,“这些企业抓住了这轮洗牌的机会,低成本扩大规模,获得了订单集聚效应。”

专家观点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中国企业依然不能放弃制造业

当前制造业是有困难。既面对着全球范围的通胀引致的成本快速上涨,又有东南亚制造业的发展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但对于中国而言,现阶段的中国不能没有制造业。

退一步说,目前中国资本市场还很不成熟,房地产市场也在调控中,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比较单一,制造业依然是投资的较为成熟的渠道。

国家不仅能借制造业解决相当大一部分的就业,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科学院院长陈勇:政府应引导中小企向高端产品发展

制造业关系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中国缺不了制造业,全世界都不能没有制造业的产品供给。当前国内中小企业纷纷退出制造业,一方面来自成本增加致使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也是制造业自身调整结构的需要。

国内制造业还停留在加工代工环节,附加值低,因此必须向高新技术发展。有技术支撑、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因为“船小好调头”,中小企业往往更具创新的活力,在目前严峻的形势下,政府应当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帮助,引导其向高端产品发展。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卫平:尽可能为企业降低隐性成本

除了外部市场的压力,因为内部缺乏创新机制而导致经营难以为继的风险更大。中小企业当务之急是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

不创新,日子肯定过不下去。应当为制造业创新形成良好稳定的社会体制环境,尽可能为企业降低隐性成本,创造各种途径给予制造业融资上的支持,才能拯救制造业于水深火热之中。

上一篇文章:CD包有许多功能和利益点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